Panglima Kinta清真寺
怡保市中心有三座清真寺,大家一致认为,至少从外观上看,这座清真寺的蓝白设计最为美观。到了晚上,它变得更加漂亮,以灯光效果辅佐更显示出清真寺复杂的建筑特点。 它的设计借鉴了英国、莫卧儿和新古典主义(希腊和罗马)建筑元素的多种影响建造而成。
怡保市中心有三座清真寺,大家一致认为,至少从外观上看,这座清真寺的蓝白设计最为美观。到了晚上,它变得更加漂亮,以灯光效果辅佐更显示出清真寺复杂的建筑特点。 它的设计借鉴了英国、莫卧儿和新古典主义(希腊和罗马)建筑元素的多种影响建造而成。
怡保的印度穆斯林清真寺(或Masjid India Muslim Ipoh)正对着“怡保大草场”,位于Jalan S.P. Seenivasagam(之前叫Clayton路)。它的隔壁是圣米迦勒学校。有些当地人称这个清真寺为 ‘大草场清真寺’,因为它是对着怡保大草场的的。
该清真寺于1966年5月开始建造,历时两年半才完成。 1968年末,它作为霹雳州清真寺开放,但直到十年后(1978年9月15日)才由霹雳州的苏丹伊德里斯-沙赫二世(Sultan Idris Shah II)之名正式开放,作为他54岁生日庆祝活动的一部分。
这是一座小洞寺庙,任何人的怡保旅游路线上都可能不会注意到这小寺庙。有趣的是,他们把这座寺庙称为 “观音丹”(福建话的译音),而不是 “观音坛”,这说明它是一座源自福建的华人寺庙。和观音洞庙一样,这座庙也是供奉观音的。所以,如果细分的话,观音丹(指观音庙)、八仙(指八神)、通(指洞)。
与吉隆坡的巴图洞穴(Batu Cave)不同,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印度庙宇并不是建在宏伟的石灰岩洞穴内。但最初,在1889年,它是修建在洞穴里的。然而,在一次山体崩塌事故中,一名牧师被坠落的岩石砸死后,在1930年远离洞穴的近打河岸边修建了这座新的庙宇。